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为6110.7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9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8595.6亿元。
面对烘焙市场展现出的韧性与潜力,今年烘焙市场又将孕育哪些新趋势?哪些力量将助推烘焙行业前行?业内人士日前总结了行业五大发展趋势。
精品烘焙获更多话语权
据美团数据,近3年,关于精致餐饮相关的就餐需求搜索量增长了1.3倍。在支出收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烘焙产品单价的接受度和消费频率却越来越高。
过去几个月,多家人均消费在40—60元的烘焙品牌开始打入北上广深的商场。各大品牌各家门店都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盛况。
这波火起来的精品烘焙品牌,如石头先生的烤炉、UH祐禾面包等皆以新鲜现烤,手工制作,主打优质原料和创意产品吸引消费者。
这些能够“眼见为实”的直观感受,将烘焙产品在情感方面的价值感直线拉满,而这种价值感也是烘焙赛道上的品牌方们竭尽所能想要呈现给消费者的“值得感”。
人均40—60元,看似小贵,但是分量足、用料多,就会给消费者“很值”的感觉。这批新兴的精品烘焙品牌弥补了之前消费者缺失的“值得感”,花钱消费的体验感和心理满足在这一刻得以具象化。
烘焙专门店迅速扩张
烘焙品牌的竞争向来激烈,每年都有品牌倒下或出现,但烘焙专门店却层出不穷。
贝果、生吐司、瑞士卷、舒芙蕾……近年来,不断有烘焙大单品走红,越来越多的烘焙品牌开始押注单品,开出烘焙专门店,甚至走向连锁化经营。
从整个市场来看,各类专门店数不胜数。去年,烘焙专门店则以蛋挞、司康、铜锣烧、可丽露、核桃马里奥等新一代大单品为主打持续涌现并迅速扩张。其中,去年4月在浙江绍兴开出首店的嫣然苡茉,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开设40家以上的门店。
仔细梳理这些门店的产品或者经营模式不难发现,聚焦细分赛道,打造单品店的关键在于把握“品牌即品类”的方向,快速出圈,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
品牌们从标志到门店设计再到产品,都在强调“出片率”和消费体验。透明的橱窗、精致的包装、诱人的出品无一不在无形中影响着消费者的心智,于细枝末节处强化品牌价值感。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消费已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更是一种情感与体验的获取,他们渴望在每一次消费中都能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随着市场细分趋势的加剧,那些能够精准捕捉并满足年轻人独特需求,通过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标签”来增强消费者体验的品牌,正日益受到青睐。(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