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皂慕斯走红,各地不少网友纷纷打卡,在抖音平台上,关于“肥皂慕斯”的笔记高达4200多篇,包括一批推广或打卡“肥皂慕斯”的视频内容。
-01-肥皂慕斯引发担忧
在上述视频中,不少打卡者这样介绍:“一改传统慕斯造型,打造经典肥皂造型。”
“肥皂慕斯”走红网络的同时,争议声也随之而来。有网友称,“不细看真的以为是香皂,看完感觉自己都要冒泡了……”也有网友担心产品带来的安全问题,“就怕有些家长没告诉孩子危险性,带孩子吃过后,孩子把家里的肥皂拿来吃……”
如“肥皂慕斯”这款甜品的外观借鉴了某肥皂品牌,且用类似于肥皂盒的盘子装盛,在外观上极具迷惑性。该甜品原本和“洗衣液奶茶”作为套餐共同售卖,“洗衣液奶茶”遭下架后,依旧有不少消费者到店打卡“肥皂慕斯”。
在受访专家看来,“肥皂慕斯”等绝非包装、形状过于另类那么简单,甜品和日化属于不同类别的商品,让两者跨类“搭配”,危害不容小觑。
-02-灯泡棒棒糖、烟糖冒出头
此外,“灯泡棒棒糖”“冒烟冰淇淋”等造型独特、包装新奇的网红食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网红食品非常符合年轻人猎奇的心理,但某些食品很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如此前就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的女儿在食用“冒烟冰淇淋”的过程中,胸腹部皮肤被滴下的液氮。还有人将“灯泡棒棒糖”塞进嘴里后,发现取不出来,只能求助医生。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烟糖”和“口红糖”发现,“烟糖”在外包装上与真正的香烟极为相似,有些“烟糖”甚至直接在外包装上标上了“中华”二字。据卖家介绍,既有小商贩成批地购买“烟糖”,也有家长少量购买。记者翻看该商品评价发现,确实有家长购买并评价“小孩喜欢吃”。
相比“烟糖”,很多网店的“口红糖”销量更大,有的网店显示月销量达600多单。翻看买家秀,这些“口红糖”的食用者大多是三四岁的儿童。
-03-创新应有底线
商品跨类混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说,除了“肥皂慕斯”外,还有学校周边出现的“烟糖”“口红糖”“戒指糖”等,“烟糖”外形很像香烟,内容却是糖,让香烟与糖果两种商品搭配在一起,容易产生错误引导,将学生培养成烟民。
受访专家建议,作为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要始终关注网红食品的安全问题;对于明显有安全隐患、打低俗“擦边球”、故意“恶搞”等挑战公序良俗、道德底线的网红食品,不仅要坚决予以抵制,还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来源:中国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