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中,国内消费发生明显改善。据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1月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相当可观。与一季度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作为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正在加紧发力。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趋势。消费数据转好,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一系列消费政策落地见成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其中,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所起的作用也很明显。
在今年“618”期间,各大零售平台积极备战,携线下实体门店大规模参与,成效明显。美团显示参与活动的实体门店数量超过70万家,覆盖360余座城市,且呈现全品类繁荣,多个品类销售额呈现三位数的高增长态势。这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数据既是一大亮点,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消费潜力。
即时零售以“本地实体+即时配送”的模式,有效链接起商家和消费者。从商家角度看,它为线下实体店提供了参与大型购物节的机会,而不再只是线上狂欢。它克服了空间和信息的阻隔,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助力社会整体消费复苏,消费潜力得以进一步挖掘。即时零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比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长表现得更为惹眼,这得益于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不断发展。
从消费者角度看,它适应了“我消费我做主”的消费者主权意识。如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即时零售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选择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用户习惯“即想即买即得”,即时零售恰恰能够不断满足、优化用户购物体验。
即时零售的意义还不止于链接消费者和商家。它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实体门店广泛连接,通过本地供给,满足本地需求,创造本地税收,解决本地就业,明显有助于畅通经济。显然,这些效应远远溢出了消费领域。
当前消费究竟是在升级还是降级,一度不无争议。近来公布的数据证明,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也体现在健康化、品质化、线上化、情感化等明显趋势上。即时零售带来的购物便利和消费者满意体验,又何尝不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呢?随着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国内消费恢复将更为强劲,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用武之地”也将越来越广阔。(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