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改变着行业的产品结构,低温冷冻逐渐成为一种更健康的消费标识为大众所接受、推崇。低温冷冻食品是指经过特殊处理,在低温环境下保存的食品。通过低温冷冻以延长其保质期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常温奶换成了低温奶、常温的火腿肠换成冷冻香肠、常温奶制品零食换成了低温奶酪棒、常温果汁换成了低温鲜榨果汁。不少上班族还掌握新技能,一次性烹饪足够一周食用的菜品,放进冰箱冷冻层,随时加热食用,称之为“自制预制菜”。
美味、便捷,层出不穷的低温冷冻食品成了当代年轻人的“至爱”。从夏天的冰淇淋、雪糕到冬天的水饺、汤圆,再到近年来消费热度持续走高的低温奶,品类在不断增多的同时,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打工人”不断压缩的家务劳动和烹饪时间,正成为推动低温冷冻食品走上年轻人餐桌的一大驱动力。同时,伴随低温冷冻食品的产品品类、口味等选择越来越多样,更多年轻人愿意选择将低温冷冻食品作为一餐。在微博热门话题“一人食”下,不少年轻人在此分享一日三餐,其中除了常见的速冻饺子、油条、馅饼之外,也不乏水煮牛肉、酸菜鱼、红烧肉等速冻菜品的身影。
低温冷冻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在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一系列相关政策接连落地,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内市场冷链基础设施的完善速度。前几年外部因素影响驱动人们对健康和便利的需求增加,速冻水饺、速冻鱼丸、手抓饼等食品,凭借其“超长待机”的特性成功出圈,让消费者对速冻食品有了新的认知,从B端走向C端。
“消费市场与偏好的变化,也使得低温赛道前端渠道发生改变。”业内人士认为,不少实行常温管理的产品,如酱料类、蛋类、烘焙类等食品,也正在向低温赛道过渡。
业内人士认为,低温冷冻食品赛道目前处于“爆发期”。在低温冷冻食品市场中,速冻米面制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速冻调制食品、速冻畜禽肉、速冻水产品等细分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速冻海鲜产品,凭借其新鲜、便捷的特点,也备受消费者青睐。(来源:中国食品报)